时宏业:吴英之殇
下一步,将依托优势企业,抢抓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机遇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推广晋中以醇代煤经验的有利时机,按照政策支持、龙头引领、市场培育、技术创新实施路径,着力发展甲醇能源装备制造和甲醇能源多元化利用两大板块,加快培育在全国拥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建成具有先进制造水平的百亿产业集群,着力构建晋中特色产业体系,培育晋中市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所以根据我们的规划,到2020年目标是3600亿立方米,我们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数字。煤炭的消费,前几年我们的煤炭消费一直是负增长,当然这跟我们能源结构转型是有很密切的关系。
从这几年的变化可以看到,我们的煤炭量是越来越低,从62%、63%降到了现在59%,而石油维持在18%变化不大,而天然气从百分之五点几、六点几,增加到今天接近8%。但是到去年,煤炭的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的同时,煤炭再次出现了正的增长。据EIA数据,11月30日当周,美国原油出口创历史新高,75年来首次成为原油和成品油净出口国。电量增加比较快的就是第二产业,也就是我们的制造业。天然气这些年来变化是非常大的。
而我们城乡居民的用电增加了2.5倍,也就看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是得到了改善,我们的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在不断地提升,同时我们的工业用电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而工业用电量增加的过程中,我们的煤炭消费,特别是工业直接使用的煤炭却是在下降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业越来越多地进行了结构性的转型。但是好消息在于,我们今年将会启动我们的油气改革,今年上半年我们将会成立国家的管网公司,来推动整个天然气的改革。未来,如果能源全产业链交易实现数字化,就为其带来不仅仅是降本增效的利好。
但业内人士指出,能源终端行业整体利润下行压力加大,成品油的消费增长速度持续跟不上产能的扩张速度,消费不振让花巨资投资建设、产能正在或者正要释放的炼油厂左右为难。市场的消费需求跟不上产能释放的节奏,成品油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这或将致使部分炼油厂的发展难以为继。一位来自能源大省山东的分析师指出。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曾在首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能源革命进入新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是趋势。
要市场还是要利润,这已是摆到加油站经营者面前的一道两难之题。满帮集团主要为其平台上的货车提供服务。
当下,车主邦能源已与顺丰速运等物流、快递公司,货拉拉、快狗打车等商用车平台,神州专车、嘀嗒出行、易到等网约车平台,累计全国200多家主流车主平台实现API数据的互通互联和支付服务,提供油电一体化能源供应,迄今服务车主累计超过3亿人次。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0月底,中国42家地方炼油厂商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找油网以B2B电商模式,主做柴油。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巨头夹击抢占加油站市场,让原本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除浙江外,广东、福建、安徽、江苏、河南等多地的部分加油站也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降价。一方面,车主邦能源整合能源供给端的分散需求,成为能源产业的底层数据提供商,推动能源交易的数字化进程。但低油价已经致使一些加油站的盈利空间变得逼仄,甚至经营前景堪忧。杭州西溪路的一家加油站发起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优惠幅度:92号汽油价格从每升7.1元降到5.3元,这相当于原价的75折。
受此影响,国内参考的变化率稳居负值范围,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已成大势所趋。今年3月,有消息透露曾牵头设立山东炼化集团的山东最大炼油商东明石化,计划在未来5到10年新建1000座加油站。
央视6月上旬报道称,华东地区不少加油站在5月份就开启价格促销。石油蓝皮书《2019年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3.22亿吨,同比增长0.6%,较2017年回落1.1%,较十二五十一五年均增速分别回落4.4%和7.2%。
未来,国内炼化企业将不只是价格层面,而将迎来高段位、高层次的竞争。图注:覆盖全国的车主邦能源零售网络据公开资料显示,车主邦能源目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B2B2C模式。市场需求的增长动力不足,但成品油的产能却在持续释放。由于在传统的模式下,加油站仅满足于服务方圆3-5公里的用户。即通过聚合能源消费者的分散需求,整合能源供给者的分散布局,车主邦能源搭建了一张连接消费端与能源供应端、全国性的线上线下能源零售网络。鉴于我国能源数字化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业内认为,像车主邦能源这种能源数字平台率先以B2B2C的模式正在向大宗能源领域延伸,这将为能源行业上下游环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加快能源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其中,小桔加油作为滴滴旗下平台,主要面向滴滴网约车提供服务。柴油消费持续负增长,2018年全年增速为-3.9%,较上年回落3.8%。
近两三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64元,同比增加0.21元。
产成品存货41944.9亿元,增长4.1%。所有者权益合计48.96万亿元,增长7.7%。
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5个行业减少。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3.3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0.2亿元,同比下降2.3%(按可比口径计算,考虑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增强、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四经普单位清查等因素影响),降幅比14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4%,纺织业增长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51.3%,汽车制造业下降27.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3.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3.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9.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7%。
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993.1亿元,增长0.4%。15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311.2亿元,同比增长4.7%。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55.6亿元,同比增长1.1%,4月份为同比下降3.7%。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9.5元,同比减少1.1元。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2%,同比降低0.43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36元,同比增加0.21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959.6亿元,增长9.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72.7亿元,增长6.6%。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7.5天,同比减少0.1天。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61万亿元,同比增长5.1%。人均营业收入为132.8万元,同比增加11.1万元。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42.3亿元,同比下降9.7%。发生营业成本35.10万亿元,增长5.4%。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6.30万亿元,同比增长4.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9519.4亿元,下降4.1%。
评论列表